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信息发布网 > 科技 >

招商策略:关注十四五与双循环政策红利带来的投资机会

导读:

【招商策略:关注十四五与双循环政策红利带来的投资机会】中共中央11月3日发布《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

【招商策略:关注十四五与双循环政策红利带来的投资机会】中共中央11月3日发布《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不同点在于将“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重要章节写入,国内大循环被提高到更重要的位置,供给端生产端更受关注。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将进行接下来五年发展规划的编制。因此,明年产业趋势最强主线来自沿“双循环”政策思路出台的十四五规划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所释放的政策红利。此外,伴随我国消费持续升级,新消费趋势值得关注。2021年产业趋势投资建议关注三大主线:十四五规划与双循环政策红利、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新增领域与确定性强领域、消费升级背景下新消费趋势。

  核心观点

  关注十四五与双循环政策红利带来的投资机会。中共中央11月3日发布《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不同点在于将“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重要章节写入,国内大循环被提高到更重要的位置,供给端生产端更受关注。

  预计十四五期间,将有一系列政策沿“双循环”思路出台,建议关注:(1)消费内循环:国产服装、日化品牌崛起&大豆、植物油进口替代。(2)制造业内循环: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油气勘探与开采&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高温合金等新材料&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等核心零部件&半导体设备、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装备制造。(3)医药内循环:制药&医疗设备&IVD;(4)科技内循环:芯片、高端电容电阻、手机射频器件等核心电子元件&工业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软件&量子通信等长板领域。

  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及确定性强领域。通过复盘十二五与十三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新增领域往往在五年规划公布后大涨,可能的新增领域在五年规划前一年或当年会有重要政策发布,因此可循着政策轨迹寻找机会,建议关注可能的新增领域: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智能驾驶、现代中药、北斗卫星应用、半导体材料、新型储能、制氢加氢设施以及航天航空、海洋装备领域。(2)长期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各细分领域市场表现分化较大,要选择发展趋势明确、有业绩表现的赛道,建议五年长期布局方向:物联网、电动智能驾驶、生物科技与集成电路产业链。

  关注消费升级背景下新消费趋势。我国目前宏观经济的整体变化与日美70-80年代类似:前期GDP快速增长、房地产持续升值带来的财富效应,社会保障制度逐渐完善,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带来总需求的扩大,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向消费拉动转变。消费升级时代到来,消费者更注重品质和品牌消费。此外,与日本类似,我国人口呈现老龄化、户型小型化等特征,这将推动消费产业结构的变化,催生出新的消费场景,建议关注未来三大消费新趋势:(1)健康意识提升催生健康需求;(2)家庭结构小型化催生便捷需求;(3)消费群体变化催生个性化需求。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目录

  01

  十四五规划与双循环政策红利

  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发布,与十三五规划建议不同,本次《建议》将“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一个重要章节写入,国内大循环被提高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供给端生产端更受关注。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将有一系列的政策沿着“双循环”政策思路出台,较多细分领域将在此背景下获得加速发展。

  建议关注十四五与双循环政策红利带来的投资机会,具体包括:

  消费内循环:国产服装、日化品牌崛起&大豆、植物油进口替代&生物育种。

  制造业内循环: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油气勘探与开采&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高温合金等新材料&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等核心零部件&半导体设备、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装备制造。

  医药内循环:制药&医疗设备&IVD;

  科技内循环:芯片、高端电容电阻、手机射频器件等核心电子元件&工业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软件&量子通信等长板领域。

  (一)消费内循环

  消费高端品牌崛起:服装服饰&日化品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消费品多半以OEM或者贴牌的形式进行生产,不太注重品牌建设和维护。而双循环背景下,大量消费需求将会转向国内,同时,90/00后消费群体崛起,这些群体对于海外品牌并没有特别的青睐,因此,对于国内消费品来说,迎来了绝佳的机会。

  服装服饰

  消费量与出口量大,但集中度与发达市场相比更低。根据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2018年中国服装服饰行业的销售额为2.08万亿元,进口金额547亿元,出口金额1.04万亿元。然而,尽管我国纺织服装的产销量均较大,却缺乏品牌效应,行业格局较为分散。2018年中国服装市场中前5大品牌市占率仅为6.9%,相比之下日本、美国分别为25.7%、15.8%。中国前10大品牌市占率为CR1010%,而日本为36%,美国为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