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2.突发公共事件是怎样分类的?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可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自然灾害;(2)事故灾难;(3)公共卫生事件;(4)社会安全事件。
自然灾害:主要是指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核与辐射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
3.突发公共事件是怎样分级的?
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4.突发公共事件预警色彩是怎样标识的?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识。
5.突发公共事件整个处置过程分几个阶段?
突发公共事件的整个处置过程分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和调查评估等五个阶段。
6.什么是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
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是指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应急机制、应急体制和应急法制。
7.应急报警求助电话都有那些?
应急报警电话主要有:110刑事、治安案件以及危及公共与人身安全和扰乱公众正常工作、学习与生活秩序的报警电话;119火警报警电话;12119森林火灾报警电话;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0医疗急救求助电话;12345便民服务电话;12369环境事件报警电话等。
第二篇 公众应急知识
一、自然灾害类事件
1.如何防御暴雨?
(1)特别关注天气变化,采取防御措施。相关单位加强值班,当出现红色暴雨预警信号时,立即启动《焦作市突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2)暂停户外作业,人员应停留室内或安全场所避雨;学校、幼儿园等单位应采取专门保护措施。
(3)山区和地质灾害多发地段应严密监视险情。
(4)相关部门应对低洼易淹地区和沿河农田、鱼塘的防水排涝系统进行检查、加固。
(5)交通部门应在主要路段建立固定的情报点,必要时对积水路段实行交通疏导和管制。
2.当突遇洪水时,如何避险?
(1)突然遭到洪水袭击时,要沉着冷静,并以最快速度安全转移。安全转移要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幼病残人员,后其他人员。切不可心存侥幸或救捞财物而贻误避灾时机,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
(2)被洪水围困,有通讯条件的,可利用通讯工具寻求救援;无通讯条件的,要想办法向外界发出紧急求助信号,可制造烟火或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或集体同声呼救,不断向外界发出紧急求助信号;同时要寻找体积较大的漂浮物等,主动采取自救措施。
(3)当住宅遭受洪水淹没或围困时,应迅速安排家人向屋顶转移,并想办法发出呼救信号,条件允许时,可利用竹木等漂浮物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触电。
(5)对于因呛水或泥石流、房屋倒塌等导致的受伤人员,应立即清除其口、鼻、咽喉内的泥土及痰、血等,排除体内污水。对昏迷伤员,应将其平卧,头后仰,将舌头牵出,尽量保持呼吸道畅通,如有外伤应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方法处理,然后转送医院急救。
3.当你沿山谷徒步,发现可能遭遇泥石流危害时,你该怎么办?
(1)在山谷遭遇大雨时,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停留在谷底。
(2)注意观察周围环境,若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的声响,要高度警惕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
(3)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4)一旦发现泥石流,要快速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越快越好,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跑。
4.如何防御冰雹?
(1)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雹和防雷电准备。
(2)提醒人们不要到户外去,家禽、牲畜等赶到带有顶蓬的安全场所。
(3)不要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建筑物或大树底下,关掉手机,野外人员应做好头部防护。
(4)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5)行驶中的车辆应立即停止行驶。
(6)其它注意事项同“雷雨、大风”。
5.高温天气御防措施有哪些?
(1)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对老、弱、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有关部门应注意防范因电量过高,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负载过大而引发火灾。
(3)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
(5)媒体应加强防暑降温保健知识的宣传,各相关部门、单位落实防者降温保障措施。
(6)当气温达到红色预警等级时,建议有关部门停止户外露天作业。
6.如何防御雷雨大风?
(1)做好防雷准备工作。易受雷击的贵重电器设备应该切断电源。
(2)高空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躲到安全地带,野外人员千万不要在大树下、电杆下、塔吊下避雨,且关掉手机。
(3)切断霓虹灯广告招牌及危险的室外电源。
(4)停止露天集体活动,立即疏散人员,农村中小学劝阻学生放学留在教室内,且远离门窗。
(5)户外存放的物资应做好防雨防风。
7.遇到大雾怎么办?
(1)驾驶人员注意浓雾变化,小心驾驶。
(2)浓雾使空气质量下降,居民应减少户外活动。
(3)当出现红色预警信号时,应当建议关闭机场和高速公路。
8.如何防御道路结冰?
(1)交通、公安等部门要做好应对准备工作,车辆应装防滑链,行人不要骑自行车。
(2)驾驶员听从指挥,谨慎驾驶,慢速行进,不要急转弯。
(3)建议关闭高速公路。
9.出现雪灾如何防御?
(1)相关部门做好防雪准备。
(2)市政交通部门做好道路融雪工作。
(3)驾驶人员要小心驾驶,保证安全,车辆应装防滑链。
(4)温室大棚要注意防冻。
10.室内如何防御雷电?
雷雨天气,在室内相对室外而言是比较安全的,在室内如果不注意采取措施,同样会遭受雷电的侵害。
遇到雷雨天时,在室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护措施:
(1)一定要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飘进室内。
(2)尽量远离金属门窗、金属幕墙,不要站在阳台上或在阳台的铁丝上晾、收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