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5日,46岁的非裔美国人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被警察逮捕,罪名是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一家杂货店里使用20美元伪钞。在逮捕过程中,白人警官德里克·肖万(Derek Chauvin)用膝盖按压弗洛伊德的脖子8分钟46秒,期间无视弗洛伊德反复呼喊“我不能呼吸”的求救,同时另外两名警察进一步约束了弗洛伊德,第四名警察阻止了旁观者的干预。根据媒体报道的视频显示,在6分24秒后的时间中,弗洛伊德一动不动,没有脉搏,但警官没有试图抢救。弗洛伊德之死引发了美国抗议活动的“蝴蝶效应”,先是从明尼苏达州开始爆发抗议,反对种族歧视和警察滥用暴力,随后抗议活动迅速席卷全美50个州的650多个城镇,成为美国历史上范围最广的一次抗议。截至6月11日,这波抗议活动已蔓延至欧亚等6大洲,数十国家的民众走上街头游行。本文通过梳理弗洛伊德死亡事件不同阶段的发展路径、官方态度以及舆论反应,为读者呈现这场境外重大事件的舆论脉络。
第一阶段:事发地出现示威活动并蔓延 两方面问题引发聚焦
■ 事件进展:在乔治·弗洛伊德死亡事件发生后,明尼阿波利斯市警察局(MPD)在5月26日发布一份声明称,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介入了对该事件的调查。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市长雅各布·弗雷25日在推特上表示,“四名涉乔治·弗洛伊德身亡的MPD人员被解雇了”。
综合美联社、CNN、《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5月26日晚间,数百名抗议者聚集明尼阿波利斯市的事件发生地,他们高呼并举着标语,写着“我无法呼吸”和“杀人犯KKKops(三K党警察)”。这场抗议持续到27日深夜,抗议人数不断增加,并向明尼阿波利斯街道扩散。据官方称,示威最初是和平的,但后续变得“极度危险”,数百名抗议者与警方爆发冲突,后者使用催泪弹和橡胶子弹驱散人群。5月27日,抗议活动开始向美国其他区域蔓延,在休斯顿、凤凰城、丹佛、拉斯维加斯、洛杉矶及其他地区,成千上万的抗议者举着标语“他说我无法呼吸。乔治的正义何在?”
■ 官方态度:5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文中写道:“应我的要求,联邦调查局和司法部已经就乔治·弗洛伊德在明尼苏达州非常让人悲痛且悲惨的死亡事件展开调查。我已经要求加快调查,同时非常感谢当地执法部门所做的一切工作。我的心与乔治的家人和朋友同在。正义会得到伸张的!”
美国民主党总统竞选人乔·拜登表示:“乔治·弗洛伊德应该得到更好的待遇,他的家人应该得到正义。感谢明尼阿波利斯市迅速采取行动解雇相关人员,他们必须为他们的残酷行径负责。联邦调查局应进行彻底调查。”
明尼苏达州州长蒂姆·沃尔兹发推特表示:“这部令人不安的视频缺乏人性,这令人作呕。我们将获得答案并寻求正义。”明尼苏达州参议员克罗布查和史密斯、众议员奥马尔和麦考隆等均在推特上发声予以谴责,并呼吁联邦和州各层级展开调查。
5月28日,明尼阿波利斯市市长雅各布·弗雷发表声明,宣布该市进入72小时紧急状态,以进行应急管理;声明还要求州政府提供援助,包括授权动用国民警卫队,以协助地方当局“恢复安全和平静”。
■ 舆论情况:事发当日,乔治·弗洛伊德的死亡视频就在自媒体中被疯传,当日晚间该视频仅在Facebook引发2.7万余人转评,网民普遍表示愤怒,“#BlackLives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的话题在社交媒体热度蹿升。从美国媒体叙事来看,同情是主流的态度倾向。其中,“我无法呼吸”成为最显著的新闻标签,被多家美国媒体在报道题目中使用。不少媒体从弗洛伊德的身边人入手,对弗洛伊德生平和为人进行报道。如美国《明星论坛报》报道称,在警察事件中丧生的黑人是个好人,总是对别人都像对待家人一样;美国《眼见新闻》报道称,乔治·弗洛伊德的老板呼吁“我希望人们以这种方式记住他”;美国CBC报道称,弗洛伊德的家人回忆称“他非常善良,总爱乐于助人”。还有媒体持续关注此事引发的抗议活动,如美国电视CBS新闻频道不断追踪报道,刊发《乔治·弗洛伊德:一名非裔美国人的死亡引发了众怒》等系列性文章。
部分媒体对此事发表评论,主要集中于两方面问题:一是谴责事件中凸显的种族歧视问题。《纽约客》在28日的文章中辛辣评价道:“弗洛伊德逝世的视频令人震惊,但并不令人惊讶。可怕但并非不寻常,描述了一种在美国定期发生的事件。必须从这一点上引起注意的是,这个国家的警务工作是由种族进行的。但是,更大的问题是涉案的有关人员是否将面临何等法律后果。”二是指责警察权力滥用和暴力执法问题。《纽约时报》评论指出,“我们要制止这些无休止的警察暴力循环的唯一方法是创造替代治安的方式……在警官中进行更多的培训或多样化不会终止警察的野蛮行径,也不会解雇和指控个别警官。结束警察暴力和建设一个更安全的国家的解决方案在于降低警察的权力及其与公众的接触”。
第二阶段:全美爆发暴力游行活动 社会各界发声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