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为什么要签署CEPA?CEPA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唐司长】:1997年香港在回归之初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外部经济波动的影响,经济出现了暂时的困难,1998年GDP负增长5.5%。2003年受“ 非典”疫情的冲击,香港经济再度受到严重影响,股市由1万7千点下跌到8千点,楼市价格指数比1997年下跌62%,通货紧缩,失业率高达8.5%。2001年香港特区政府就提出了希望 两地建立类似自由贸易区的建议,为支持香港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经磋商,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于2003年6月签署了CEPA。为支持澳门经济发展,内地在与香港商签CEPA的同时 ,也启动与澳门的CEPA磋商,并于同年10月由中央政府与澳门特区政府签署了CEPA。这标志着内地与港澳的经贸交流与合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CEPA的主要内容包括内地与港澳逐步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自由化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各项措施。一是货物贸易的自由化,自2006年1月1日起内地对原产于港澳的产品全 面实施“零关税”。二是服务贸易的开放,内地在法律、金融、旅游、物流等38个领域对港澳实施了192项开放措施,一些行业对港澳投资放宽或取消股权限制,降低对注册资本、 资质条件等门槛,放宽投资地域和经营范围等。三是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内地与港澳加强了8个领域的合作,包括贸易投资促进,通关便利化,电子商务,法律法规透明度,商品 检验检疫、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中小企业合作,产业合作和保护知识产权合作。四是稳步推进金融合作,逐步开放内地居民个人赴港澳旅游,推动两地专业人士资格的相互承认 。
【主持人】:为什么说CEPA是自由贸易协议性质的文件?
【唐司长】:(港澳作为单独关税区,《基本法》规定允许其对外签署包括自贸区在内的有关协定。)就性质而言,CEPA是中国国家主体与香港 和澳门这两个单独关税区签署的自贸协议性质的文件。 CEPA是一个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议,内容丰富,领域广泛。与其他自由贸易协议相比,CEPA在2年内就完成了货物贸易的降税过程,全部实行零关税;在服务贸易38个领域实行更加 开放的措施;在贸易投资便利化8个领域做出全面合作的安排,为内地参与其他双边自贸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
【主持人】:CEPA是否符合WTO规则和“一国两制”方针?
【唐司长】:2005年、2006年WTO对CEPA进行了3轮审议,认为其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的开放措施完全符合WTO规则。同时,CEPA签署后,港澳地区 仍将继续作为单独关税区参与国际经贸事务,也完全遵循了“一国两制”的方针。
【主持人】:为什么说CEPA是内地与港澳共同应对区域经济合作“挑战”的必然选择?
【唐司长】: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东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势头迅猛。据WTO统计,目前,世界上签署的各种区域经济合作 协定已经达到340多个。其中有80%是在过去10年里建立的,各国都试图通过参加区域经济合作以更好地改善国际贸易条件,争取最大利益。这对内地与港澳的经济合作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因此,内地与港澳有必要进一步提升经贸合作的水平,建立更为密切的经贸关系,以应对外部经济环境带来的挑战。
【主持人】:CEPA的意义是什么?CEPA目前进展情况怎么样?
【唐司长】:CEPA的实施,减少和消除了内地与港澳在经贸交流中的体制性障碍,加速了相互间资本、货物、人员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对香港经 济的复苏和澳门经济快速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推动了内地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 一是增强了港澳市民投资、消费信心,推动了香港、澳门经济的全面增长。带动了酒店、零售、餐饮、运输等相关行业的景气回升,拉动了房地产市场回稳和股票市场回升,摆脱 了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等带来的不利影响,经济全面复苏。2003—2006年,香港GDP年均增长率超过6%,零售业销售额的年均增长率达8.3%。据香港特区政府预计,CEPA在 2004—2006年为香港创造了3.6万个新职位和48亿港元的额外投资。2004—2006年,澳门GDP分别增长28.6%、6.21和16.6%。内地累计赴港澳参加“个人游”的旅客约4000万人次, 按人均消费5000港币计算,为港澳带来2000亿港币的收入。 二是减缓了港澳制造业的外移,有利于港澳服务业优势的发挥。 (1)对原产港澳的产品进口实行零关税,降低了成本,2004—2006年香港本地机器设备及电脑软件投资分别增长11%、12.9%和17.2%,扭转了香港自2001年开始本地产品出口负增 长的局面。2006年香港本地产品出口比2003年增长11.5%。 (2)港澳服务业以更加优惠的条件(包括在一些服务行业放宽或取消股权限制,降低注册资本、资质条件,放宽投资地域和经营范围等)进入内地投资经营,有利于港澳服务业优 势的发挥。 (3)CEPA的实施使港澳与内地经贸关系更加密切,加上港澳良好的投资环境,香港日益成为跨国公司拓展内地与亚洲业务的首选之地,2006年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及办事处3845家 ,比2003年增加638家,数量创历年新高。据特区政府有关部门调查,有1/3公司称选择到港投资与CEPA有关。 三是减少和消除了经贸交流中的体制性障碍,促进了内地与港澳经济的互动与融合。在“一国两制”方针下,CEPA通过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互不采取反倾销与反补贴措施;放 宽服务行业市场准入条件,减少审批环节;提高通关效率,增强内地法律法规的透明度等措施,减少和消除了贸易投资方面的制度性障碍,形成制度性的合作,促进了三地的经贸 交流和经济融合。 CEPA自签署和实施以来,进展顺利。截至2007年8月底,货物贸易已基本实现自由化,内地累计进口港澳零关税产品12.1亿美元,免征关税额8.8亿元人民币。服务贸易不断扩大开 放,共有2142家港澳企业按照CEPA的优惠条件申请投资内地。贸易投资便利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如:内地取消了赴港澳参展办展的审批;下放了审批权限,支持内地企业赴港澳 投资;两地海关加强配合,采取绿色关锁等多项措施,提高通关效率;完成了80多个涉及CEPA法规的修订工作。逐步扩大港澳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范围,港澳共有52家银行开办了 个人人民币存款、兑换、银行卡和汇款业务,目前在港澳人民币存款总额达251亿元人民币。加快开放内地居民“个人游”,内地先后开放了49个城市赴港澳“个人游”,截至2007 年6月底内地累计参加“个人游”地旅客达3973万人次,占同期内地赴港澳游客的41%。积极推动两地专业人士资格互认,建筑领域内地与香港共有逾1400人通过互认取得了对方的 专业资格。
【主持人】:CEPA的实施对于香港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产生了怎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