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信息发布网 > 科技 >

中国出口业在经济危机中探索转型

导读:

潍坊检验检疫局助生姜出口企业转型纪实

    中国质量新闻网消息

潍坊检验检疫局助生姜出口企业转型纪实

    中国质量新闻网消息 (中国国门时报 苏保乐李英强)“在过去的一年,生姜出口企业实现了质量、数量、效益三丰收。我代表潍坊出口生姜企业感谢检验检疫部门的大力支持!”诸城元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富话音未落,会议室内已是掌声一片。

   严冬腊月的潍坊,窗外寒雪飞舞,室内却春意融融。参加“出口生姜座谈会”的企业董事长、总经理们个个喜笑颜开:2008年潍坊地区出口生姜近7万吨、创汇6000万美元,成功突破“绿色壁垒”和国际性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逆势飞扬,在单价、数量、效益、质量四方面都取得了突破:吨平均价格、创汇额、数量分别比上年提高45.32%、58%、10%,质量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全年出口生姜近3000批次,未发生一起质量问题,实现了“国外零预警”。“零通报、高增长”的事实,标志着潍坊生姜出口成功实现了由数量型向效益型的转化。

   山东潍坊生姜品高质优,以色泽鲜艳、结构紧密、辛辣清香、块大丝少、药用价值高等优点闻名国内外,使潍坊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生姜出口基地。但近年来,特别是从2006年5月29日“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实施以来,“内忧外患”使潍坊出口生姜陷入重围,生姜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潍坊检验检疫局认识到,传统的食品质量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食品管理要求,必须打破常规,锐意开拓。他们经过充分调研,科学论证,形成了指导和促进生姜出口的“一一一五工程”(即一项创新、一个系统、一个规范和五个强化)。

   ———“一项创新”,即创建并实施“面向出口的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建设及实施”。在山东检验检疫局指导下,建立了以“政府主导、行业指导、龙头带动、部门联动、全民行动”为核心的出口食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

   ———“一个系统”,即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现代化管理系统。该系统集数字化地理信息、出口食品源头管理、生产加工、贮藏运输、检验检疫、追溯查询、出口放行管理信息于一体,实现了基地管理、生产加工、自检自控、贮藏运输、追溯管理、预警管理直至国外消费者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使出口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处于全程、无缝隙受控状态。

   ———“一个规范”,即国内首个《输日生姜农残控制体系运行规范》。该规范由潍坊局制定并被山东检验检疫局以“鲁检食函[2007]442号”于全省发布实施,该规范对出口生姜特别是输日生姜各生产环节的具体要求都作了明确规定,尤其对抽样、检测环节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范,保证了出口生姜各环节都有章可循,并重点对输日生姜实施批批检测,确保每批生姜符合日本的要求,出口其他国家的生姜也参照该规范执行,有效地保证了出口生姜的质量。

   ———“五个强化”。一是强化对出口企业的帮扶,减免出口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费用;二是强化源头控制措施,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确保源头管理的客观性、有效性;三是强化出口生姜储存环节管理,有效解决生姜储存期违规用药的问题;四是强化企业自检自控体系建设力度,指导生姜加工企业建立健全从基地管理、生产加工到储存运输的全过程自检自控体系;五是强化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身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保护出口企业的利益,保障生姜出口健康有序展开。

   多措并举,联合奏效,使潍坊生姜攻坚破壁、突出“重围”,生姜产业在竞争中得到长足发展,出口市场由3年前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以亚洲为主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扩展到欧美、非洲、拉丁美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诸多国际蔬菜采购商眼中倍受青睐,赢得了“世界生姜看中国,中国生姜看潍坊”的美誉。

寻找新的彼岸——家具出口大户调查

   央视《中国财经报道》2009年3月7日播出:寻找新的彼岸——家具出口大户调查,以下为节目内容。

   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像是一只蝴蝶煽动了翅膀,引发了全球的金融飓风,金融危机使得外贸出口企业的形势非常严峻,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全国出口总值为904.54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7.5%。在这个时候各个行业都难以独善其身,有着世界家具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第一称号的中国家具业,该如何应对这样的挑战,在危急中寻找到生存的机会呢?最近一段时间,本栏目记者在广东、浙江、北京等地对家具行业进行了调查。

    一、大岭山的冬天

   “中国家具半广东,广东家具半东莞。”熟悉家具行业的人都知道这句话,而东莞的家具生产和出口要看大岭山,刚刚进入东莞大岭山镇的地盘,就看见“中国家具出口第一镇”的牌子竖在路边十分显眼。在大岭山镇,云集了500多家大大小小的家具厂,每年生产的90%的家具都出口海外市场。2008年,大岭山镇的家具出口额达到23亿美元,占全国家具出口总额的10%,但是,到了2008年年底,许多企业开始为接不到订单而发愁。

   傅维生,东莞宏展木器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记者在厂区见到他时,正好赶上工人们快下班的时间,和以往生意火爆时工人们加班加点不同的是,还不到5点半,很多车间都没有了人,傅总告诉我们,年前签订合同时就已经减少了1000多名工人,现在还有1500多名工人,也处在轮休的状态。主要的原因是订单没有了。“我们只能有一个字来形容就是惨。我们的订单到了二月还可以,到了三月以后,四月看不到。那你说下滑多少,看不到订单要怎么形容下滑多少?所以,我们外销尤其是我们市场是美国的,外销型家具业,那只能用一个惨字来形容。”

   美国是中国家具出口的第一大国,宏展公司的家居产品100%都是销往美国,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这种直接的影响让傅维生感到雪上加霜,按照以往的惯例,现在应该可以看到6月份的订单,而现在已经到了三月,四月份的订单还不知在哪里。“怎么应对呢?可以说完全是很被动的,因为我们的市场是唯一的。你说要自己去开拓欧洲市场?开拓,人家现在讲得最多是内需,国内市场,那不是我们会做的事情,所以我们现在只能唯一一条路就是我们拓展我们原来的客户,拓展我们的美国市场。”

   傅维生告诉记者,公司以往一年的销售额达到9千万美金左右,靠着以前的积累,现在还能支撑一段时间,虽然这样来等候订单显得十分被动,但要轻易调转船头,尝试拓展另外的市场,恐怕还没有见到成效就已经在风浪中失去了方向。“情况是这样,我们模拟了一年,假如说都没有收入,我们是最坏的情况,一年都没有收入,我们要抵挡得住,就是说我们要保存实力,就是一年都没有订单,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