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广州市新闻发布厅
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小燚:
亲爱的各位媒体朋友:
欢迎大家出席2月22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例行新闻通气会。感谢在周末时间支持和关注广州市疫情抗击的相关工作。今天新闻通气会的主题是科技抗疫。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在打赢这场疫情防疫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研究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强调要加大试剂、药品、疫苗研发支持力度,推动生物科技、医疗设备、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
这段时间在央媒、省媒、市媒媒体朋友们的大力支持下,看到了很多广州科技领域,特别是在医药领域的蓬勃景象。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安排,不断为防控疫情贡献科技“加分”举措。我市一大批科研工作者和企业更是勇挑重担、敢于担当,把研究精力专注投入到各项攻关任务,把研究成果积极应用到疫情防控战中,为疫情防控工作发挥了积极的科技作用。前段时间在媒体上热播的“广州智造”的医用机器人勇闯雷神山,一批批不知疲倦的“铁甲勇士”,争分夺秒地奔赴湖北、武汉进驻一线。
昨天媒体朋友也关注到,第二批广州市医疗机构派往武汉的57位医药工作者,硕辅书记亲自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为大家送行,可以说是在广州的一线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按照中央的部署同舟共济、万众一心,支援湖北,支援武汉,支援一线的工作。为了及时有效地向社会通报有关新冠肺炎检测、防控、治疗应急科研攻关工作等相关信息,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三大战役”加油鼓劲。
今天,我们这场科技战“疫”新闻通气会上,非常高兴地邀请到我市科技界、医学界的有关科研专家和企业代表。出席今天通气会的有:广州市科学技术局二级巡视员王越西,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裴端卿,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冉丕鑫,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主任医师张复春。
同时今天来到新闻通气会现场的还有众多科技企业代表,他们将给大家介绍各自企业防控新冠肺炎的成果、生产等相关情况。他们是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兼研发总监蒋析文先生,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汪令来先生,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康可人女士,广州达博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文林先生,广州恩宝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永村先生,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黄国兴先生,欢迎媒体朋友在通气会后对他们进行采访。
首先,有请市科技局二级巡视员王越西介绍我市防控新冠肺炎科研攻关的工作情况。
王越西: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谨代表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对各位媒体朋友奋战一线、勇于担当、凝聚力量共同抗疫致以敬意,同时对大家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广州科技事业表示衷心的感谢!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科技体现担当,广州市科技战线的广大科研工作者、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等,以专业的素养、无畏的勇气始终奋战在“战疫”第一线,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这里,我觉得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八个关键词上。
一是行动快、机制好。
行动快,主要体现在立即动员、全面部署,迅速筑起广州科技“战疫”的“主阵地”。我们密切关注疫情发展情况,1月20日,钟南山院士自广州赴武汉调研指出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后,立即研究部署科研攻关工作,并于1月23日组织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专题研究,充分发挥省实验室科研能力强的“尖刀”作用。1月27日,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迅速启动首批紧急攻关项目,包括快速检测、疫苗开发、致病机理与优化方案、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2月14日,持续强化科技支撑,市科技局出台“暖企20条”,通过资金支持、金融引导、简化流程多措并举支持科技企业“战疫”。
机制好,主要体现在省市区联动,“一盘棋”推进科研攻关。
1月23日,省市联动围绕重症肺炎临床救治、院感综合防控、致病机理、药物研制等方面,启动科研攻关应急立项,并于当天开始组织实施第一批6个项目,支持经费1300万元。在省市联动开展应急攻关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实际采取市区联动方式,重点支持项目38项,主要包括检测技术及试剂、疫苗研制、特效药物等方面,支持经费2850万元。
二是规格高、力度大。
在钟南山院士、徐涛院士等顶级科学家领衔下,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和医院充分发挥“尖刀”作用,取得重大科研攻关/突破,为“战疫”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始终奋战在“战疫”第一线,在他指导下,相关科研机构和医院协同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分离出广州第一例病毒毒株。2月13日,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在患者粪便样本中分离出活的冠状病毒。2月14日,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多家科研机构,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仅需采取一滴血就可在15分钟内肉眼观察获得检测结果。
作为中科院应对疫情科技攻关小组组长,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主任徐涛院士亲自主持实验室科研攻关工作,组织实验室围绕快速检测、治疗、疫苗等三个方向部署应急专项。其中,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联合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市第八人民医院开展了磷酸氯喹“老药新用”临床试用,在研究发现磷酸氯喹在细胞水平上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后,该药物从广州推广至广东全省使用,并在湖北开展临床试用。目前磷酸氯喹纳入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六版)》。
三是全链条、有成效。
能够在战疫中抢得先机,广州雄厚的产业基础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功不可没,他们在这场“战疫”中大展身手、各显神通,在“检、防、保”方面全链条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