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通讯(NEWSLETTER)
NO.4
目录专刊:国际科技合作奖
国际科技合作奖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设立于1994年,是国务院设立的国家级科技奖励,1995年正式授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每年授奖数额不超过10个。1995年至2013年,共有17个国家的87位外籍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国际水稻研究所)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获奖人的国籍
总人数
获奖人的国籍
总人数
美国
27
巴西
2
德国
15
澳大利亚
2
日本
11
荷兰
1
法国
6
新加坡
1
英国
5
古巴
1
意大利
4
瑞士
1
加拿大
4
印度
1
俄罗斯
3
丹麦
1
瑞典
2
刘延东会见获得国际科技合作奖的外国专家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10日会见获得2013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意大利雷达遥感专家法比奥·洛卡,美国木材科学家许忠允、纳米材料科学家王中林、制造工程专家倪军,德国海洋地质学家杨·哈弗、发育生物学家赫伯特·雅克勒,加拿大干燥学家艾伦·牟俊达,并向他们颁发奖章。
刘延东代表中国政府向获奖者表示祝贺和感谢。她指出,多年来以获奖者为代表的各国专家投身中国科技事业,推动中外科技交流合作,与中国科学家一起为中国科技发展进步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刘延东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将以更加优良的环境、规范的服务,为外国专家来华开展合作创造良好条件。
刘延东还与袁隆平、赵忠贤等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部分获奖代表座谈,听取对科技工作的意见建议,希望他们以建设科技强国为己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体制改革,努力创造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从1995年至今,共有87位外国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来源:新华网,2014年01月13日)
深化国际科技合作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刘延东在会见2013年度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奖人时的讲话
2014年1月10日
今天,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等中国领导人,亲自为获奖科技人员颁奖。其中,就包括在座8位荣获2013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国际友人。在此,我代表中国政府,向各位国际科技合作奖获奖者表示热烈祝贺!向你们为推动中外科技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欢迎和鼓励外国科学家致力于中国科技事业发展。1995年,中国政府开始设立国际科技合作奖,每年颁发一次,旨在表彰奖励对中国科技事业和全人类科技进步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和国际组织,至今共有87位外国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获此殊荣。多年来,以获奖者为代表的各国专家,积极投身到中国科技事业,以睿智的头脑、真挚的情感、渊博的学识和辛勤的耕耘,与开展合作研究的中国科学家一起,浇灌了中外科技交流的友谊之花,并结出累累硕果。你们是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是中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与你们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密不可分。对你们为中国科技发展进步付出的心血汗水,中国政府和人民将永远铭记。
当今世界,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已成为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和力量,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速度明显加快,科技孕育着新的革命,也孕育着新的突破,对人类21世纪未来的进步和发展,将产生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提高科技发展国际化水平成为各国推进科技创新的普遍共识和重要手段,依靠科技创新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战略选择。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同处一个世界,科学是没有国界的,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应对人类共同挑战,推动人类社会和平繁荣进步,使人们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应该成为各国科学家共同的理想和追求。
中国经历了35年的改革开放,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水平还比较低,仍然有大量的贫困人口。在科技发展方面,中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特别是与科技强国相比,差距还比较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要使国家发展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各国人民都有向往美好未来的梦想,在这方面,世界人民是情感相通、心意相连的。中国的改革发展,不仅会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从而改变中国的面貌,而且也将为世界各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对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部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科技体制改革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工作,过去5年,尽管发生了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科技投入始终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进一步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我们要把有限的科技经费用好,提高它的效益,一方面是更好地支持基础研究,为全人类的科技进步作出贡献,另一方面是支持应用技术研究,使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人民生活需求更好地结合起来。同时,中国将继续大力推动科技国际合作,以更开放的胸怀、更优良的环境、更规范的服务,为外国专家和科研机构来华开展交流与合作提供支持,通过国际合作,实现中国与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在座各国专家是中国与世界科技传播的使者,人才交流的纽带。衷心祝愿中外科学家加强合作,携手并肩,共同努力,让科技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为世界各国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科技日报 ,2014年01月14日)
2013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名单
1.法比奥·洛卡博士(Dr. Fabio Rocca), 意大利
法比奥洛卡,意大利籍,男,1940年1月生。雷达遥感专家,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教授,意大利国家科学委员会成员、欧洲地球科学和工程协会和欧洲地球物理学会荣誉会员,曾经担任欧洲地球科学和工程协会主席。
作为欧洲空间局雷达遥感领域首席科学家, 洛卡教授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利用SAR卫星星座实现串飞干涉模式,开创了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发展的新阶段,极大地促进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应用。90年代末他提出的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再次有力推动了雷达干涉测量遥感技术的飞跃发展,至今仍然引领着该领域的研究前沿。
2004年以来,洛卡教授担任中国科技部-欧洲空间局对地观测领域国际合作项目“龙”计划一、二、三期“地形量测”专题欧方负责人至今,致力于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在中国对地观测及地球科学领域的应用与推广,与武汉大学、中国林业科学院和上海地质调查研究院等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和人员培训,在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极化干涉测量和极化层析成像等方向给予中方深入细致的指导,并带动了一批欧洲科学家积极参与中欧对地观测领域的合作计划,为促进相关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
2. 许忠允博士(Dr. Hse Chung-Yun),美国
许忠允,美国籍,男,1935年2月生。木材科学家,美国农业部林务局南方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曾获美国农业部“最高科研创新奖”、中国政府“友谊奖”等奖项。
许忠允教授是改革开放以来中美林业科技合作的核心开创者。自1980年他促成首个中国林业代表团访美后,30多年来累计在美培养中国学者80多位,他结合美国科技经济发展和自身科研生涯的成功经验,把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和先进平台引入中国,指导开展林业科技平台建设和重大项目实施,为推动中国木材科学领域实施科技攻关、863等国家科技计划和“江苏杨树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技术指导和人才智力支持,为中国在人工林材性及快速评价、木竹材高效利用和生物质新材料等领域显著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国际知名专家,他来华62次,足迹遍及26个省市上百家单位,与中国林业科学院、国际竹藤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了持久密切的合作关系。许忠允教授提名推举的多位中国学者在国际组织中担任要职,显著提升了中国林业的地位和话语权。
3.杨·哈弗博士(Dr. Jan Eduard Harff),德国
杨哈弗,德国籍,男,1943年3月生。海洋地质学家,德国波罗的海海洋研究所地质室原主任,在多个重要国际学术机构担任要职。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和立陶宛科学院外籍院士,波兰什切青大学教授,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等国内多所大学、科研院所客座教授。
杨哈弗教授从事地质工作四十余年,成果丰硕。曾获国际数学地球科学协会 “克伦宾”奖、德国地质科学协会“布勃诺夫”奖等荣誉。
杨哈弗教授与中国合作长达20多年,为中国海洋地学作出重大贡献。他引进世界新技术,在沿海三大经济圈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重要创新成果;他搭建国内外海洋地学合作平台,促成五次重要合作,推荐中国科学家参加主持国际地质大会,极大提升了中国学者的国际地位;他提议建立中、德、波、英等多国长期合作机制,促进海洋地学广泛的国际合作,推动中国海洋地学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4.赫伯特·雅克勒博士(Dr. Herbert Jckle),德国
赫伯特雅克勒,德国籍,男,1949年7 生。发育生物学家,现任德国马普学会副主席兼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享有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等多个学术称号,荣获德国联邦总统创新奖等多项奖励。
赫伯特雅克勒教授专注于运用模式生物研究生化途径和调控网络的分子机制,先后在《Nature》、《Cell》、《Science》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0篇,出版学术论著53部,是引领当代果蝇发育生物学学科发展的代表性人物。
雅克勒教授高度重视同中国的合作。自20世纪80年代起他便以学者的身份多次到中国讲学,为中国培养留学生。他出任马普学会副主席后,不断拓宽同中国的合作领域,并一步步把双方合作推向深入。2005年,在中德双方的共同努力和其积极促进下,中国科学院和德国马普学会在上海联合构建了一个新型的国际化研究机构:中科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标志着中德双方科技合作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一国际合作研究所的建立,为中国吸引和凝聚了一支高水平的国际科研人才队伍,建立了中国在国际计算生物学研究领域的比较优势,为深化中国对外科技合作、完善对外科技合作政策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示范作用。
5.日列布佐夫博士(Dr. G. A. Zherebtsov),俄罗斯
日列布佐夫,俄罗斯籍,男,1938年9月生。空间物理学家,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发表论文240余篇,是俄罗斯空间天气领域的奠基人之一。曾获俄罗斯祖国服务奖、俄罗斯政府荣誉奖以及列宁100周年劳动英雄奖等多项荣誉。
日列布佐夫教授在担任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日地物理研究所所长期间,积极推动俄罗斯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的科研合作。2001年,在日列布佐夫教授的推动下,双方共同建立了中俄空间天气联合研究中心,在双边合作框架下,中俄科学家积极开展交流互访,成功申请合作基金20余项,合作发表论文80余篇,举办双边研讨会11次。目前参与中俄空间天气联合研究学术交流的俄方单位已涵盖俄罗斯主要空间天气研究机构。2012年4月,由日列布佐夫教授牵头,俄罗斯科学院日地物理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签署了第三期中俄空间天气联合研究中心合作协议与大纲,为未来五年双方合作奠定了基础。
日列布佐夫教授还积极促进双方在地基观测设备方面的数据交换,支持中国科学院“子午圈计划”向北延伸,并在国际上率先与中国科学院签署了“国际子午圈计划”。
6.王中林博士(Dr. Wang, Zhong Lin),美国
王中林,美国籍,男,1961年11月生。纳米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和欧洲科学院院士,现任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高塔终身讲席教授、终身校董事教授和工学杰出讲席教授。
自1992年以来,王中林教授与厦门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中国多所教育和科研机构进行深度、高水平的教育及科研合作,强强联合共同攻克科学难题,获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性的科研成果,联合发表科技论文200多篇,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相关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他积极推动中国前沿科学研究中心及平台基地建设,参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研究平台、基地的组建和建设工作;通过促成中美联合办学、共同培养博士等为中国科技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改革做贡献;通过举办国际大会、促使中国出版社出版英文书籍等多种方式把国际前沿领域的最新进展和优秀科研理念介绍给中国广大科学工作者和研究生,对中国纳米科技发展和教育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7.艾伦牟俊达博士(Dr. Arun S. Mujumdar),加拿大
艾伦牟俊达,加拿大籍,男,1945年1月生。干燥学家,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加拿大化学研究院、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先后获国际干燥研究领域“世界顶级贡献奖”、“干燥终身成就奖”、“干燥领域杰出的全球领导奖”等国际奖项。
自1984年起,艾伦牟俊达教授为中国的干燥领域高级人才培养、干燥新技术的研发及食品干燥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与主要合作单位江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的长期合作中,联合培养博士(博士后)20多名、硕士10多名;已在国际重要刊物上联合发表SCI收录论文97篇;参与研发的干燥系列新技术在合作单位产学研基地海通食品集团、山东鲁花集团、无锡市林洲干燥机厂等10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实施,近三年经济效益超过33亿元,创汇2亿美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推动中国食品干燥及其设备产业领域的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8.倪军博士(Dr. Jun Ni),美国
倪军,美国籍,男,1961年11月生。制造工程专家,密西根大学吴贤铭制造科学冠名教授、吴贤铭制造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特聘顾问、密西根学院院长。曾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总统教师奖”、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William T. Ennor制造技术奖”、“国际制造工程师学会金奖”、上海市政府海外科学家杰出贡献“白玉兰金奖”等奖项,任世界经济论坛先进制造全球议事委员会副主席。
近20年来,倪军教授倾力开展中美两国制造领域合作研究,将美国车身制造2mm工程引入中国,推动了中国汽车车身制造技术进步,使20多个国产轿车车型的车身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合作开展发动机制造2mm工程和薄壁构件微细制造研究,推动了中国汽车发动机制造和燃料电池极板制造技术进步。他创建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开拓国际合作办学和国际竞争力人才培养新模式,其教育体制改革成果在全国推广。他架设中美合作桥梁,促成美国通用汽车先进制造技术联合实验室、上海交大PACE中心等国际合作研究基地建立,为提升中国教学科研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