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信息发布网 > 科技 > 互联网 >

中国医生 中国故事

导读:

中共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

  1962年12月,中国卫生部收到一封特殊的信件——刚刚宣告独立的阿尔

中共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

  1962年12月,中国卫生部收到一封特殊的信件——刚刚宣告独立的阿尔及利亚政府通过国际红十字会,向全世界发出紧急医疗援助呼吁。中国政府第一个响应呼吁,宣布选派优秀医生组成援外医疗队驰援非洲兄弟。1963年4月6日,第一支中国援外医疗队从北京出发奔赴阿尔及利亚,开启了中国援外医疗队超越国界、超越民族、超越肤色的伟大援外事业。从那时起,60多年来,中国援外医疗队3万余人次赓续接力,足迹遍布76个国家和地区,诊治患者近3亿人次,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赢得了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誉,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援外医疗工作,关心关爱广大援外医疗队队员。总书记称赞一代又一代援外医疗队队员牢记党和祖国的重托,克服了种种困难,以实际行动铸就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2023年2月,总书记给第19批援中非中国医疗队队员回信,向他们以及广大援外医疗队队员致以问候并提出殷切期望。2023年12月,总书记亲切会见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纪念暨表彰大会代表,对援外医疗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2023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发布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不畏艰苦,是中国医生的不变传承

  向发展中国家派遣医疗队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是我国对外交往和国际合作的一块“金字招牌”。60多年来,中国援外医疗队队员克服艰苦复杂的工作生活条件,直面传染病、战争和自然灾害等危险挑战,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坚不可摧的意志和极大的牺牲与勇气,在异国他乡书写了一页页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

  1963年4月16日,第一支中国援外医疗队辗转10天,最终抵达阿尔及利亚沙漠边缘小城赛义达。这座小城干旱缺水,夏季气温最高可达40多度,冬季积雪可深达1米,各种疾病流行,环境恶劣。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医疗队没有设备就自己动手制作器材,无法检测就自己实验调配试剂,竭尽全力为当地民众服务。“这是我接出来的孩子。其中的一个,母亲患肺结核,孩子交给我们喂养,现在已经快到一个月了。”首批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队员邱月华在一张满月婴儿的照片背面记录下这样一段文字。那一年,她只有24岁。出生在江苏镇江的她,最远只去过南京,却义无反顾,选择奔赴使命。

中国医生 中国故事

  1966年5月,第1批援桑给巴尔中国(江苏)医疗队队员在桑创新完成第一例“断手再植”手术,被当地报纸称为“奇迹般的手术”。医疗队队员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赞扬。 国家卫生健康委供图

  30年后,又一名妇产科医生来到阿尔及利亚,她叫徐长珍。徐长珍先后4次赴阿,在阿工作了近8年时间。初到时,正值阿国战乱,武装分子袭击医院,助产士沙布利娅把正在坐诊的徐长珍拉进房间,锁上门,叮嘱她不要出来。看到窗外受伤的人群,徐长珍急得大喊“救人要紧”。沙布利娅见劝不住,用身体护着徐长珍,两人顶着流弹跑回手术室抢救伤员。回忆起这一幕,徐长珍记忆犹新:“医生是个特殊职业,有需要就得上,如同战士赴战场。”在近8年的援外医疗工作中,还有许多令徐长珍记忆深刻的时刻。她曾在吸痰器等急救物品不到位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口对口吸出新生儿的羊水和分泌物;当70岁的病人30多年失禁却无处求医时,她克服困难为患者解除病痛;当胎死腹中的孕妇失血性休克、当地医生认为已无力回天时,她拼尽全力挽回了患者性命……在阿尔及利亚,徐长珍被亲切地称为“妈妈徐”。

  6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像徐长珍一样的“中国妈妈”,在阿尔及利亚累计接生新生儿207万余名,其中有1万余名孩子取名为“西诺瓦”,意为“中国人”。

  甘于奉献,是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集中呈现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视生命,援外医疗是生动的体现。60多年来,广大援外医疗队队员接力做好工作,把个人追求与受援国卫生事业进步、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伟大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实际行动构筑起一座座了不起的精神丰碑。在这支队伍中,有的队员多次援外,有的一家几代人投身援外事业;有超过2000人次荣获受援国颁发的国家级勋章和荣誉证书,还有50余名队员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广大援外医疗队队员全心全意为受援国人民服务,在无私奉献中实现了人生价值的升华。

  在埃塞俄比亚季马市的一个小山村里,泽乌迪·海尔精心守护着一座墓园,墓园的墓碑上镌刻着“白衣战士的楷模,中埃友谊的使者”,长眠于此的是首批援埃医疗队队长梅庚年。在埃期间,梅庚年夙兴夜寐,诊治了无数病人。埃方官员看到前来就诊的人络绎不绝,风趣地说:“季马成了朝圣的地方。”然而,紧张的工作、长期的劳累,使梅庚年高血压、心脏病几次复发。1975年8月,梅庚年在救灾返程途中发生车祸,不幸殉职,年仅51岁。泽乌迪的父亲曾接受过梅医生的救治,听到这个消息后失声痛哭,向医疗队提出要为梅医生守墓。此后整整30年,老人一直尽心守护着墓地。老人去世后,女儿继续这份坚守。斯人已逝,精神永存。23年后,梅庚年之子、第10批援埃医疗队队员梅学谦也踏上这片土地。“作为医生,我想为当地的群众服务。作为儿子,我也想到埃塞俄比亚亲自为父亲扫墓。”两代人接力守一座墓园,两代人接力赴一场使命,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眼科医生佟玲曾四度援非。1995年,初次赴刚果(布),佟玲就遭遇了动乱。当时她与4名队员在外巡诊,当地突然爆发内战,她们与大部队走散,被迫在当地医院院长家躲避战乱。院长家所在的村庄缺粮少水、没有通信,环境十分恶劣,她们忍饥挨饿、饱受蚊虫叮咬。内战结束后,她们在维和部队的援救下才艰难辗转回国。然而,佟玲心里仍牵挂着曾经工作过的医院、同事和病人。2002年,佟玲说服家人,再次参加援刚果(布)医疗队,回到同一家医院继续未竟的使命。而后,她又两次参加援加蓬医疗队,给许多患者带来光明。“作为一名老队员,我将继续发挥余热,只要国家需要,随时待命出征!”

  千千万万甘于奉献的中国医生,为中国医疗队赢得了荣誉,用爱的双手为中非友谊贡献了力量。

  救死扶伤,是医务工作者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