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信息发布网 > 科技 > 互联网 >

相遇琴岛 两岸少儿以“艺术”架起友谊的桥梁

导读:

  东南网1月18日讯(本网记者 刘玮 通讯员 孙霄 吴文婷)1月15日上午,临近新春佳节之际,“相遇琴岛 携

  东南网1月18日讯(本网记者 刘玮 通讯员 孙霄 吴文婷)1月15日上午,临近新春佳节之际,“相遇琴岛 携手未来”第二届两岸(厦门)少儿特色研习营活动在音乐之岛——鼓浪屿的菽庄花园拉开帷幕。来自思明区区属各小学台湾学生、厦门市台盟盟员子女代表、思明区青少年宫小飞鹭艺术团教师及学员代表约80人参加活动。由鼓浪屿土生土长的音乐人组成的网红乐队——雷厝乐队特邀出演。

第二届两岸(厦门)少儿特色研习营艺术嘉年华活动在鼓浪屿举行(主办方供图)

  本次研习营由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厦门市委员会、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担任指导单位,厦门市思明区教育局主办,厦门市思明区青少年宫、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厦门市委员会思明总支承办,厦门市鼓浪屿文化旅游发展中心协办,旨在充分运用“琴岛”的地理文化优势,促进海峡两岸少儿文化艺术交流,致力营造“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的浓厚氛围。

“海上花园”艺术探访巡行之参观钢琴博物馆(主办方供图)

  情深“艺”融——艺术嘉年华

  在林尔嘉先生仿建台北故园“板桥别墅”的私家宅院——菽庄花园中,特邀出演的鼓浪屿雷厝乐队、思明区青少年宫小飞鹭艺术团与区属各小学台湾学生献上一场融歌唱、朗诵、演奏、舞蹈、拓展游戏于一体的庭院艺术嘉年华,让学员们沉浸式体验“两岸一脉”的艺术传承,于欢乐中开启活动的序篇。

  十二洞天的寻宝活动中,孩子们穿行于“洞天福地”之中,寻找隐匿其中的“宝藏”。在全场的热烈加油声中,最终的胜者打开“宝盒”,宣布挑战游戏:表演舞蹈《正月点灯红》。

  话音刚落,小舞蹈家们应声而出,在林尔嘉先生的雕像前,献上传统民俗舞蹈《正月点灯红》,热闹喜庆、活泼可爱。随后,现场的孩子们拿起花灯,开始了与灯相关的另一项传统民俗活动:猜字谜,大家开动脑筋,一同探寻属于汉字的无穷神奇和乐趣。

  在海边大平台处,由鼓浪屿土生土长的音乐人组成的雷厝乐队与台湾小歌手、艺术团孩子们联袂登场,深情献唱一首首众人耳熟能详的歌曲《鼓浪屿之波》《外婆的澎湖湾》《爱拼才会赢》《回家》,激起无限思乡之情。歌声尽处,一首诗朗诵《日光岩下的三角梅》深情道来,满溢淡淡的乡愁和对故土的热爱。

  “海上花园”艺术探访巡行之参观钢琴博物馆(主办方供图)

  “艺”海寻迹——“海上花园”艺术探访巡行

  热闹又温情的艺术嘉年华迅速拉近了孩子们的距离,以菽庄花园为起点,孩子们开始了对鼓浪屿建筑、艺术与历史的探访巡行。

  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厦门市闽南文化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厦门市文化馆原副馆长黄念旭带领学员参观菽庄花园和钢琴博物馆,讲述板桥林氏家族的历史发展印迹以及爱国华侨胡友义先生对钢琴艺术的痴情和对故乡刻骨铭心的爱,让学生深入直观地感悟和传承“两岸一家亲”的理念。

  漫游琴岛,乐享世遗。特邀导师、高级教师、原厦门市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音乐教研员龚书鑫带领学员穿行于世界文化遗产、国际历史社区——鼓浪屿的街巷之中,金瓜楼、宁远楼、番婆楼、英华书院、杨家园,一栋栋各具特色的建筑,浓缩了鼓浪屿近现代的发展史,汇聚了人类艺术建造的历史之美。最后,龚书鑫带领学员来到目前国内惟一、世界最大的风琴博物馆——八卦楼风琴博物馆,在悠扬的管风琴乐声中,现场感受爱国华侨华人对故土无比深沉、炽热的爱。

  天风海涛,英雄永驻。走过金色的沙滩,穿过皓月园,遥望覆鼎岩上临海顶天立地的郑成功雕像。这位两岸共同的民族英雄,正俯瞰厦鼓,远眺厦金海域,遥想茫茫海峡……

  “艺”享星海——篝火晚会联欢

  月色星光、篝火升腾。夜幕下,静谧安适的八卦楼灯火璀璨,熠熠生辉。热闹喜庆的篝火晚会开场了!区属各小学台湾学生与思明区青少年宫小飞鹭艺术团的师生围着篝火载歌载舞,于欢歌笑语中增进两岸同根同源、同心同行的民族和文化认同。一首首熟悉的歌曲《一只鸟仔》《月亮月光光》《丢丢铜》次第响起,唱响两岸同根传承。闽台民俗舞蹈《拍胸舞》《钱鼓舞》《高山青》让孩子们欢快舞动,迅速拉进距离。充满悬念的抽奖和激烈“对抗”的小游戏“公鸡下蛋”激起孩子们的无穷乐趣,欢快的笑声在夜空之中久久回荡。

  据悉,“相遇琴岛 携手未来”第二届两岸(厦门)少儿特色研习营全程现场拍摄,将制成微电影《我们相遇在琴岛》在多个平台播放,展现“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